

时间:2011-07-25 09:35:43
在昨日举行的“2007中国西部国际皮革鞋业展览会”上,四川省商业连锁协会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共探成都鞋如何进本土卖场的问题。对话三方为,本土企业代表包括艾民儿、卡美多、三分多、恒申;家乐福、伊藤、人人乐等商场,第三方就是政府部门代表。
据悉,成都皮鞋去年产值为35亿元,比上年增长四成,但有近80%鞋企主打外销,因此恒申的邓总用“墙内开花强外香”来形容成都鞋的现状。但成都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金泉提醒,随着欧盟频频反倾销,及人民币升值、国家对以鞋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退税下调,成都鞋的出口之路越走越难,必须闯进本土商场才有大出息。
卡美多老总冯永刚介绍,目前,成都大商场一般只认广货而不认成都品牌,使本土鞋企始终难逃贴牌生产、替人作嫁衣的命运,主要靠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维持生计,这样不行。
“卖场都是靠销售业绩说话的。”百联天府旗下的友谊百货市场营运部业务主管黄河说出了卖场的难处,并说他们以前跟卡美多有过合作,并给了对方3年时间,但该品牌的销售业绩一直处于下游水平,最终双方不得不终止合作。在黄河看来,成都鞋的质量并不成问题,而是缺乏研发和营销经验,产品多为模仿,很难在同质化中脱颖而出。
张金泉昨日透露,今后两年内,成都将把鞋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而来自省皮革协会的消息证实,近日,成都鞋业“一都两园”(武侯区成都西部鞋都以及分别位于崇州和金堂的两个生产基地)计划已获市政府通过。为了加强产业聚集效应,今后鞋都只留30家最优企业,其余的则迁至崇州和金堂。同时为了扩大海外市场,从今日起,商务局将分别前往巴西、新西兰等地打探南美和澳洲市场。记者文雅杜成实习生何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