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再会,三枝富博!

时间:2017-03-01 10:05:58

        没有餐聚,没有酒局,这位曾经的老朋友在预料中还是离开了工作生活了20年的成都,说实话我不希望他高升,因为离别毕竟会有酸楚。这次与众不同的道别就是用图文追忆一下曾经的片刻与友谊! 
        2017年2月7号,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伊藤洋华堂中国区总代表三枝富博升任日本株式会社伊藤洋华堂社长兼中国事业部掌管。三枝富博将于3月1日正式履新,他在成都的继任者是今井诚。
        三哥1976年加入伊藤洋华堂,1996年伊藤洋华堂集团成立中国是作为重要成员来到中国成都,2001年任成都春熙店店长,2006年担任成都伊藤洋华堂总经理,2009年任成都伊藤董事长,2011年任伊藤洋华堂集团执行董事。随后,担任伊藤洋华堂中国总代表至今。 
        20年来,他喜欢与成都人交流、体验地道的成都生活,业余时间像成都人一样喝茶、泡吧,去农家乐坐坐成为他融入成都生活的一种方式。“像银杏、食画这些川菜馆子,菜品和味道都很不错噢”,三哥称成都人的性情温和,念情、念旧,他非常喜欢这里的风土人情。
        三哥是公司每天最早到的人,早上6点半之前就到办公室。凌晨4点起床,搜集整理日本、中国各地讯息,做决策,参加各种会议,见各种人,不断增加“内存”,下班到家一般是晚上10点了。他每天的睡眠休息时间只有3、4个小时,但好像不会老,感觉和10年前一样。
        “这样的作息习惯坚持20年了,对于我很普通,并不觉得辛苦,每天早上醒来,想想一天要做什么,我都很期待,觉得很有趣。每天了解一件新鲜事,就会觉得世界更加明朗。”他笑说,“《论语》有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要你喜欢、享受你所做的事,就不会觉得累,对于做零售,我刚达到喜欢的程度,人生才刚刚开始。”
        他说“在中国开展零售业需要相当大的魄力。你若要赢得当地人的支持,必须在当地生活20年、甚至30年的巨大决心。你不这么做,就无法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伊藤洋华堂在1996年4月得到中国政府的承认,被允许以外资零售业的身份在中国全境开设店铺,这在世界尚属首次。自那以后,伊藤洋华堂便以四川省成都市和北京市为中心,店铺数量一路稳步增加。伊藤洋华堂在中国的第一家超市,是1997年11月开业的成都春熙店。这是因为当时的成都副市长对招商引资十分热情。半年后,1998年4月,北京的第一家伊藤洋华堂超市十里堡店也开业了。三哥最初是被派往北京的,但很快就转调到了成都店铺的创业中来。自那以后,扎根于当地的商业模式在成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2012年度成都5家店铺的销售额达到535亿日元。 
        一年3000万人次客流,平均每天8万人次到店购物。2016年成都伊藤营收近50亿元,利润实现约20%的增长。北京、成都伊藤去年共实现约80亿元的销售,三枝功不可没。
        谈到未来伊藤洋华堂在华发展,三哥认为,四川和成都的市场还拥有非常大的潜力,集中在这里经营更能将伊藤的特色传达给市民。在此之上,他将继续为中国事业部不遗余力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不断去探讨更多的可能性。
        伊藤细致、人性化的服务是成功的一大法宝。为保证顾客购买生鲜的鲜度,为顾客提供免费冰块包装袋,设置冷藏柜;设置儿童活动天地,开设婴儿休息室;开设顾客恳谈会,倾听顾客需求……来蓉20年,他成为最了解成都人消费习惯的外籍老总。2015年,他被授予“成都荣誉市民”称号。 
        20年来,伊藤洋华堂与成都市民一同经历了经济的转型期。三哥谈道,四川的零售业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转折:首先是1998年,中国结束了福利分房制度,有了产权属于自己的房子,四川人首次对房间的装扮提出了要求,伊藤的家居产品则满足了这部分人的需求。第二次转折是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中国,样式品种繁多的外来产品进入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顾客更希望得到安全、便捷的购物场所,伊藤的第一家社区店满足了顾客的需求。而2003年非典,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更使消费者对生命和健康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食品和健康有了更高要求。目前,社会已进入汽车时代、信息时代,顾客的需求又发生了变化,“如何抓住顾客的需求去提案,是与顾客建立信赖感的方式。”三枝说道。 
        近年,受电商冲击、租金上涨等影响,传统零售业进入调整周期,如何转型、破局摆在了传统零售企业发展的面前。“现在的顾客受过很好的教育,有清晰的思路,更具有个性,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三哥看来,零售业必须转变思考方式,不能一味地追求规模或扩大销售,如何抓住顾客的心理,了解他们的需求,以更上乘的品质和更优的服务来提升利润,才应该是企业所需要思考的。
        对于当下消费心理的变化,三哥说:“顾客不是单纯地买,我们也不是单独地卖,顾客希望在店内除了能购买到商品,还能沟通交流,实体店要有更多体验性,这是我们存在的价值。”为此,伊藤运用顾客消费的大数据收集顾客之声,迅速做出反应,拉近彼此距离。2016年伊藤根据顾客的变化做了很多挑战:围绕免费的儿童乐园打造了婴幼、儿童主题购物区域;以运动为主题打造的“运动城”;为顾客打造的日式高品质商品集合区;以及“三八”妇女节期间营造的女性氛围的樱花卖场等,无一不体现着伊藤洋华堂“站在顾客需求角度思考”的经营理念。
        “我们面对的竞争主要是跟自己的竞争,跟消费者行为的竞争,伊藤洋华堂要成为社区的沟通交流体,要做让顾客心灵留下感动的事情。”三哥说,“这就要求做出自己的特色。我们的特色就是服务和差异化的商品开发力。店铺持续地调整、不断地变革,是保持魅力的关键所在。
        “现在的顾客进到店里来消费,不仅是来买东西,还有精神层面的需要,只有当我们所做的超过顾客的期待,他才会感动,才会再来店。”三哥说,伊藤洋华堂将为顾客提供“高品质的日常化商品”作为商品开发的主导思想,打造了“看得见的放心”、“每日伊藤”、“伊藤品质”为主的自有商品体系。“现在网络平台商品同质化太严重,我们希望顾客能体会到,来实体店能买到更好的东西。”他说,伊藤洋华堂的自有品牌通过与厂家的联动,保证产品“安全、安心”,又免去中间环节,给顾客一种价格适中感。此外,大力开发“伊藤独有”商品,为顾客争取最实惠的价格。
        三哥认为“企业的魅力来自于经营者”,伊藤每一位员工都应具备“经营者”意识,培养自主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是伊藤人才培养的重点。 “忠诚于顾客,忠诚于股东、商业伙伴及各地社区,忠诚于员工”的经营理念,不是写下来挂在墙上,而是要每一件小事地贯彻下去,领导要做身先士卒的典范,让员工参与,让基层更好地了解,哪些是必须要做的,哪些要坚持。 
        三哥称“零售业是人的产业”。在他看来,卖场要做出特色,最重要的是“拥有共同思维模式”的人。人才培养一直是公司战略重点,从2006年出任成都伊藤洋华堂总经理开始,他一直强调人才本地化,经十年培养,以实现店铺到公司重要岗位均由中国籍员工担任。
        三哥升任,与其引领成都伊藤一路取得的骄人业绩密不可分。他生于1949年,1976年加入日本伊藤洋华堂,1996年作为中国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来到成都,开出首家店铺春熙店,开创首家全开架、不寄包卖场,以革新的服务打破成都零售行业固有模式,成为当时最火的一家商场。时任住居部部长的他与其他干部一起强力推出各种节日、DM单、早市、晚市、周年庆概念的促销模式,率先引爆“节日经济”。2001年,三哥出任成都伊藤春熙店店长。
        2008年5月,里氏7.9级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撼动了成都。三哥当时是统领成都三家店铺的总经理。 “这一地区之前经历地震的经验较少,因此没有一个健全的危机管理体制。于是,我们在日本的经验就派上了用场。首先我们确保了顾客们安全避难;然后,我命令说:‘明天我们要照常营业,你们赶紧去核实受灾情况’。”在确认可以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三枝做出了第二天各店铺全部开门营业的决定。与此同时,他下令让商品部的员工用卡车运来水、大米和方便面。这是因为他有一种社会责任感:越是在紧急关头,越是要充分保障物资供应。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尽最大努力做到最好。通过这样的表现,伊藤赢得了当地人民的信任。几天后,成都市及共产党的干部来到店里,对伊藤表示了感谢,感谢在地震发生后做出的迅速应对。由于市内大多数零售商店都无法正常营业,顾客全都涌向了他们的超市。全体员工发扬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进行了积极妥善的应对。 
        同年12月,三哥荣获“中国商业服务业改革开放30周年功勋人物”称号,获奖的三十人中,他是唯一一位外国人。“获奖理由非常明确。我们在同一地区持续经营了10年以上,一直认真纳税,并且为地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在当时的中国,这却是很少有人做到的。”
        再会,三枝富博!您带领伊藤洋华堂贯彻“服务制胜”的原则,推崇零售业的本质就是服务,其带领的团队将忠诚、敬业体现得淋漓尽致,管理模式值得其他零售企业借鉴与思考。再见,三哥!作为曾经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常回家看看,我们期望下一次的重逢!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 蜀ICP备1101316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