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产业转型,近来最热门的莫过于“互联网+”。农业、房地产、旅游、工业等各行各业都纷纷与互联网相撞,无论是丰草农牧、圣丰国际农商中心,还是西南生资市场都想通过“撞网”,实现各自的产业互联网,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走出一条阳关大道,是摆在各位企业决策者面前最大的难题。
传统产业“撞网”切勿简单拼贴
“‘互联网+’这个‘+’,并不是算术上的加法,而是化学方程式中的‘+’,也就是产生要素的融合和重组。”在今年6月底举行的“2015产业互联网大会”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如是说。
四川万企共赢董事长杨涛认为,当互联网的能量逐渐从消费领域扩展至生产领域,当传统产业遇上“互联网+”,而形成“互联网+工业”或者“互联网+农业”的形态,这个“+”号并非简单的相拼相贴,而是要对生产要素、产业结构甚至发展模式的颠覆和重组。
“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激情碰撞已经开始,‘产业互联网’时代帷幕已经拉开。”华三通信副总裁孙德和说:“在2013年底,我们就提出来整个互联网时代已从消费互联网进入产业互联网。”
在敏锐地察觉到“产业互联网时代”到来后,华三通信适时提出了“新IT”战略,意图将自身转型为“新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供应商”,以适应产业互联的时代需求——“新IT”;丰草农牧以四川本土生态资源为依托,建设特色农业电商产业园,让四川的农产品“漂洋过海”;圣丰国际农商中心集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仓储、批发、交易、配送、电子商务以及研发和会展为一体,打造四川乃至全国的“菜篮子”产业链。
产业互联网 必须解决四大元素
“大互联、云计算、大安全及大数据,是产业互联网发展必须解决好的四大元素。”华三通信负责人说,这四大元素囊括了产业互联网落地所需的全部技术基础,从而可为“互联网+工业”和“互联网+农业”的化学反应提供完备的硬件设备、反应条件与化学试剂。其中,“大互联”即是联接企业的一切,将企业的设计、研发、采购、制造、营销、库存、物流、交易、服务、回收、处置等进行统一联接,大互联是产业互联网题中应有之意,没有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互联,又何来产业互联网之说?
云计算大数据,则是建立在大互联基础上的计算流程,让整个生命周期的各大要素在互联之上实现信息的充分流动、交换、分析、反馈等。与传统IT不同的是,云计算能降低企业的成本与硬件门槛,简化IT系统和应用的复杂度,并能显著提升响应速度与效率,同时为企业的业务创新提供适宜的生长空间。“大安全”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安全防护技术与思路,从传统的围墙式的基于路径部署安全转变为基于安全能力要求选择路径,通过搭建能弹性扩展、按需分配的安全服务资源池,让网络安全部署在产业互联时代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
“有了这个新IT架构之后,IT对于企业来说变得简单了。”孙德和说:“虽然新IT架构本身十分复杂,需要整合很多新技术,但企业的应用层却变得更为简明快捷高效智能,能在整个生命周期轻松实现对生产要素的感知、控制、分析、重组、优化,这不仅能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而且还能激发企业不断创新。”
传统产业+互联网将发生化学反应
“曾经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国内生产要素环境剧变和国外竞争格局剧变相叠加的困境。”中国互联网协会创会理事长、原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说,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使制造业的含义发生巨大变化,这也是美国打造高端制造,德国发布“工业4.0战略”的意图,而对于中国这个制造大国来说意义尤为重大,更关系到整个“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成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