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娃哈哈之父宗庆后跨界商业零售的首次试验以失败告终,娃哈哈在杭州钱江新城的首个商业地产项目——娃欧商场由于持续亏损已经难以继续经营,此根“导火线”点燃了杭州商业地产危机。6月16日,杭州市政府出台政策,将谢绝杭州部分区域新增大型商业综合体。
杭州城北、城东成商业综合体聚集地
去年是杭州多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齐聚开业的年头。2013年5月, 21万平方米的西溪印象城开业,同年6月,西田城购物中心开业;8月30日,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的申花银泰城开业。据了解,这三个商业综合体的直线距离不超过5公里,开车时间不用15分钟,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大综合体仅仅只是开始。在杭州四方布局的银泰城,将于2014年底前后开启建筑面积约33万方的城北中大银泰城,而商业大鳄“万达”也即将于2014年底亮相,总建筑面积36万方。
此外,杭州城东另外几个商业项目:杭州大厦西子国际、高德置地广场、来福士中心,也将于2015年前后开业。
如图所示,杭州城北、城东已经成了商业综合体聚集地,连其中当事人——银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沈国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商业地产已经出现泡沫。
成都商业地产状态抢眼
正当杭州出台最新商业地产调控政策,明确城北、城东暂停新增大型商业综合体开发时,人们不免把目光投向了“在建购物中心面积居全球第二”的中国成都。
近期,在同策咨询研究部出台的《2014年35个大中城市商业地产投资价值研究报告》中,成都位居前列,人均商业面积超过1.5平方米,城市人口较多,产业经济强,商业地产具有强大人口和经济支撑,这样的城市一般是开发企业、金融机构等重点关注的对象。可以看到,近年来,以中粮为首的开发商纷纷选择成都,展开商业地产之路。
成都目前综合体状态十分抢眼,不仅在建购物中心面积达320平方米,居全球第二,而且在《商业地产中国城市40强》的报告中,成都作为西部城市首度入围四强,成为继上海、北京、沈阳之后的中国4强,与杭州相比,成都目前的局面被业内人士笑称为“满城尽是综合体”,如此之势,竟没有出台调控政策,成都商业地产有何奥秘?
主题型综合体或突破困局
“政府为平衡地块收入或城市配套功能的调整,往往会对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做出规划调整。此次杭州综合体调控表面上是由同质化问题引发,背后是综合体结构性矛盾突出。”中国购物中心联盟主任郭增利告诉记者,国内多数综合体是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功能单一,品牌趋同,不免造成综合体结构性矛盾突出。如此一讲, 成都商业地产其中奥秘也迎刃而解,在综合体同质化严重的当下,成都大悦城的例子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启发。
据了解,成都大悦城是中粮集团在全国打造的第七个大悦城,也是中粮集团布局西南的首座城市综合体,定位“Joy city Joy park”,是国内首个体验游憩式潮玩购物公园。作为一个公园主题的项目,其特别强调地域差异性,针对成都人爱“耍”、爱“休闲”、爱“新鲜潮玩”、爱“紧跟时尚脉动”的特点,首次打造了MALL中MALL概念,以“一站式体验”主题商业街模式的概念,独创国内首个MALL中MALL主题潮爆街区——悦街Joy Street。
【悦街】分为两类,一类是大悦城配套街区,另一类是销售型物业配套街区。其锁定成都年轻时尚群体,以“酷、炫、潮”为主线,打造以新鲜、时尚潮流、创意为主题,以新生活方式作为文化内涵的特色体验型潮爆主题商街。而在业态组合上,将引进包括酒吧、小剧场、餐吧、买手店等与购物中心业态互补,是购物中心功能的延伸和发展。
另外,为紧扣公园定位,突出自然、人文特质,加大休闲空间的打造,成都大悦城专门打造了五大主题广场和花园连廊式的退台,有天有地的开放式购物空间,颠覆传统消费环境。
可以这么说,作为大悦城体系首次引入公园主题的购物中心,成都大悦城不仅传承了大悦城核心品牌理念,还融合了巴蜀的“灵与魂”。
“主题型商业综合体不仅能在满足购物的需求之外,能与城市文化相融合,提升企业文化内核同时增强消费者购物体验。”郭增利表示。随着购物中心的大量崛起,竞争的不断加剧,主题化俨然成为购物中心新宠,而在“满城尽是综合体”的成都,像大悦城这种通过建筑形式、品牌内容或展示形式等来满足更细分群体的需求,进行本土和差异化打造的主题型综合体或将突破困局,给成都商业地产一片新蓝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