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将近4周后,成都市街头已很难看到地震的“痕迹”。但深圳星彦地产顾问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代理事业部总经理赖瀚林告诉记者,这次地震不仅仅是地质意义上的地震,对成都房地产市场而言也是一次地震,“成都房地产市场需要重建,尤其是市场信心的重建”。
事实上,在地震发生后第10天,成都市房地产管理局(下称“房管局”)及成都市房协就召集了包括蓝光集团、成都置信、成都金房集团以及中海地产等在内的21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举行了一次座谈会。
6天后,成都市政府也组织了包括蓝光集团、成都置信、万科、华润置地以及恒大地产在内的20家房地产公司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这也是成都市政府在震后组织的第一次企业界的座谈会。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及副市长刘仆均出席了此次会会议,足见当地对房地产市场的重视程度。
据参加过上述两次座谈会的人士介绍,两次会议的内容大同小异,但市政府专门针对一个行业召开座谈会,比较少有。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关于成都市房管局召开房地产开发企业座谈会的《情况简报》显示,与会企业对灾后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并不乐观。
向政府寻求政策支持
然而成都置信品牌部经理马永林似乎对未来楼市的走势并不悲观。从他的介绍来看,成都置信在当地开发的楼盘及即将推售的新盘,并未受到地震的影响。他告诉记者,在地震发生前,成都一些楼盘在打折降价的时候,成都置信旗下的楼盘也坚守原来的售价,没有降价的情况出现。
下半年成都置信按照原有计划,将要推售5个别墅项目。马永林强调说,这些楼盘的售价不会下调。
目前不清楚成都市房管局就房地产开发企业座谈会所形成的《情况简报》中提到的开发商的一些想法,是否也代表了与会企业之一成都置信的态度。但显然马永林所介绍的公司情况与《情况简报》所反映的开发商普遍态度存在一定反差。
根据这份简报,与会开发商认为,目前全市建筑施工现场全部停工,复工时间尚不明确,造成了多数楼盘停产、停售的局面,并且很多楼盘不得不改变原先的推盘和营销计划,开发企业资金链更加紧张,不排除出现“烂尾楼”的情况。
与此同时,地震发生可能引起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加上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会造成行业劳动力短缺甚至匮乏,导致人力成本上升,“开发企业经营成本增加,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个别公司可能存在破产风险”。
为此,开发商们提出,希望获得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其中包括金融、税收及租金等多方面。他们提出,去年国家宏观调控在金融领域实行较为严厉的政策后,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表现较为清淡。而此次地震的破坏性、灾害性相当严重,对于已面临不景气的市场而言,产生的冲击更大,“建议可否在开发贷款、期限、贷款条件、利率等金融政策方面给予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