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内部动线,外部动线的限制条件和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如相关规范、原有的城市道路体系、相关规划、变更等。本文只讨论市区内封闭型的购物中心的外部动线。
购物中心的外部动线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和城市原有的道路交通体系进行良好的协接,但是这种协接不是被动的,而是创造性、主动的协接,同时也不是平面的协接,而是立体化的协接,最终的目的是购物中心成为整个交通网络中的一个结点,可以使顾客方便的出入。
外部动线考虑的部分可以分为车流动线(私家车)、自行车动线、人流动线、出租车动线、公交车动线、人车转换动线、货车动线。
车流动线:任何一个项目,不管是临街面是几边,紧挨其边缘通过的车流的方向一定是顺时针的。所以注意不要让从地下停车库出来的车流,和欲进入的车流形成重合,这会加重周边路网的交通压力。此外,停车场最好出入口两个以上,出口、入口分别设置,同时要避免坡道起步和坡道转弯。
出租车动线:为了照顾顾客方便地在出租车和公交车之间进行选择,因此出租车停靠点一般与公交车站点相邻而设,但同时保持适当距离,避免相互干扰。如果公交站点距离购物中心有相当距离,则出租车停靠点要单独近项目设置。
班车动线:班车等候点应该是出租车停靠点分开设置。班车由于班次并不密集,可设置等候厅,同时要注明班车方向和时间安排。
人流动线:出入口的设置,如果项目单边临街,可以设置一个主入口,一个侧入口。如果两边交叉临街,主入口可设置在拐角处,同时在两侧临边的两端设置出入口。如果项目三边或者四边临街,主入口一定也是设置在拐角处,同时在其他临边设置出入口,照顾其他方向来的人流。如果两面并列的两侧临边,则两侧一主一副。(如果是开放型的购物中心或者街区式的,则不是这样设置)
主入口的设置重点考虑的是人流,是根据人流最大比例的从哪个方向而来,方便汇集人流而设置。因此主入口对应的不是城市快速路等之类车流较大,而人流较小的道路。但是如果项目周边有此类通道,则相应外立面和广告一定设计精良,加大项目的昭示性。
主入口的尺度要掌握好,要适宜人、贴近人,同时考虑项目的定位和主题。举个细节,例如台阶,一般设置台阶不超过18级,但是主入口的台阶数一定要远远小于这个数目,甚至最好不要设置台阶。
人车转换动线:人车转换动线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地下停车场或者停车楼的人车转换,一类是地面公交、出租车的人车转换。两者除了方便之外,侧重点应有不同,如地面的人车转换要注意景观、建筑氛围等对人的吸引,让这里即是转换动线,也是一个过渡空间。如果是地下停车场或者停车楼,则一定设置好导示系统和相关的垂直通道。
货车动线:货车动线最好单独、隐蔽设置,不但不会对人流动线形成影响,最好不要对车流动线形成影响,同时,卸货区的情景对项目的外立面、主题氛围等都是一个损伤,所以一定在设置在顾客不能看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