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订单地产”模式对中国商业地产产生了较大影响,跟风者甚众。然而,随之而来的风险却令人防不胜防。“订单地产”真的“可以引领未来”,“是商业地产开发的必由之路”吗?来自业内的不同声音一直不断。
产权商铺风波不断
在狂热的炒作下,商铺价格每平方米动辄数万元,不少投资者满心以为“大树底下好乘凉”,可以稳拿回报,蜂拥而至买下产权商铺,开发商可谓赚了个盆满钵满,不亦乐乎。然而事实证明,大主力店商家入驻虽然可以带来人流量,但对同场经营的其他商家却帮助不大。这种根本不考虑商场众多投资者经营者日后如何经营,只考虑高价销售产权商铺早日套现,最终将风险转嫁给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做法,势必造成商场经营权、管理权、产权分离且各行其是,以及业态混乱的局面,对商场整体经营造成致命打击。此时,商家与开发商的所有矛盾必然集中爆发,使得不少商业地产为此倒了下来,损失惨重。
某知名商业地产开发集团早期开发的“订单地产”,由于追求早回报,高价炒作销售产权商铺,导致与业主纠纷不断。沈阳某商业广场于2003年12月23日开业后仅13天,精品街的大部分商铺就关门停业;长春某购物广场同样发生了业主与开发集团的激烈冲突事件;武汉某购物广场以每平方米均价3.5万元价格把商场分售给400多位业主,业主将商铺租出去后,由于商铺冷清,现实与预期效益反差巨大,开业不久即与开发集团上演租户退租、聚众闹事的恶性事件;济南某购物广场、长沙某购物广场也同样先后遭遇经营风险。如此,引起人们对“订单地产”商业模式的关注、质疑和深刻反思。
上述事件发生后,某知名商业地产开发集团负责人痛定思痛,声称“最初做商业地产花了7个亿,买了个大教训”。如此“订单地产”教训可谓深刻,损失可谓惨重。可国内又有多少个开发商能像某集团这样亏得起7个亿买教训呢?前车之鉴,触目惊心。炒作“订单地产”,高价销售产权商铺的投机风险,从开发商销售产权商铺那天起就已埋下,令人防不胜防。
后期经营风险隐患难防
搞商业地产需要经过深入市场调查,对不同业态、不同功能的项目都要以整体观念进行全程策划,全程风险防范。而“订单地产”的商业定位却把主要精力放在主力店身上,对主力店可谓百依百顺,完全按照主力店的需求开发,以为主力店旺了一切都旺,根本忽视同场经营中小商家的需求。
由于被主力店牵着鼻子走,因此,即使主力店的租金低廉,租期往往又较长,开发商却心甘情愿大让利,为主力店做嫁衣裳。而开发商引进国外主力店租金的损失,往往“墙外损失墙内补”,要从进场经营的中小商家身上赚取回来。结果,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主力店轻装上阵,生意红火;中小商家则不堪租金重负,难以支撑。如此下去,人走铺空是迟早的事。
“订单地产”招商成功只不过是今后长期经营的开始,万里长征走出了第一步,后面形形色色的陷阱和误区还潜藏不少风险。招商销售火爆并不代表开业成功、培育市场成功,以及后期经营管理成功。由此可见,思路决定开发出路,观念决定投资回报,商业地产开发商不能一卖了之卷钱就走。
“订单地产”模式下,开发商往往看重的只是如何引进主力店炒作概念,保证自己的一己私利,忽视的恰恰是投资者商家的租金回报与经营收益。而投资者是购买商铺的主力客户,他们买商铺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获取经营利益或租金回报,而商家进场经营也同样是为了获得收益。只有商家、投资者都能获得好的回报,开发商业地产才算成功。商家一旦失败,“订单地产”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同样难免遭遇失败。
为此,开发商必须承担培育商场的社会责任,对商场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管理,实现开发商、投资者、商家、管理者共存共赢的目的。否则,放任自流,任由中小业主各行其是,自生自灭,再好的商业项目也难逃一劫。
不可否认,以“订单地产”模式开发国内商业地产还要解决不少实际问题,“订单地产”同样潜藏风险,只有结合国情,遵照商业地产运作规律,做到先商业策划后地产,把握开发全过程,前瞻后顾,融会贯通,精心策划,才能取得成功。只有重视人才,实行专业化操作,事前规避风险,才是中国商业地产的必由之路。
所谓“订单地产”,就是要根据客户的行业特点、功能需求、企业规模、资金状况来订做不同商业和商务空间,先有订单再投资开发。这种“先招商,再投资”、“联合开发”、“加盟入驻”、“深层合作”、“共同繁荣”的运营模式,使每个主力店均是“量身定做”,做到先招商,后投资。
“订单地产”的要旨是共同选址,先租后建,即先找好大主力店商家然后建商场。然而,“订单地产”在实际操作时容易变调,跟风开发的开发商热衷“订单地产”模式,往往“醉翁之意不在酒”:不在乎先找好主力店商家,然后按主力店具体要求建设商场,不在乎主力店租金多少,而只关注借助大主力店品牌的商业炒作。如此一来,宣称引进主力店减少投资风险的“订单地产”,很快被开发商利用来高价炒作产权商铺。“与世界500强为邻”,“和巨人一起飞”的“订单地产”广告满城飞舞,“以租金养商铺”、“一铺富三代”、“零风险”的宣传更是令人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