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天府新城的今年有可能推出销售的写字楼体量很大,站到一个高楼上放眼一望,到处都是挖的大坑,其中大部分将建成甲级写字楼。”
数据
到2015年,将有超过500万平方米写字楼进入成都市场,其中有32%集中于南三环以外。
现象
登高一望,四周全是基坑
上周末,我们跟随四川新希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孟军登上已经封顶的新希望国际A座大楼,放眼一望,果然在天府大道西侧,大大小小的工地正在施工,除了已经盖起来的写字楼,还有不少基坑已经开挖。新希望国际的南、北、西侧,均有正在紧张施工的写字楼项目,唯有东面的软件园已经投入使用。
对此,天合·凯旋广场营销负责人张翼说:“3月正式开始销售,两栋12层的写字楼已经快清盘了,7500元/平方米的均价非常吸引购买者,即将推出的主楼价格也不会很高。周边年内可能还会出现香年广场、海洋中心、希尔顿国际广场等写字楼项目,不少空地也开挖了,今年片区的供应量可能会超过60万平方米,竞争激烈,我们得抢占先机。”
姜孟军透露新希望国际也将抢占先机,“准备4月底将新希望国际的最后一幢C座推向市场。去年,新希望国际在天府新城众多的写字楼中抢先一步,今年写字楼供应放量期到来,当别人还在思考如何营销抢客户的时候,我们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关注新希望国际后期的招商与运营。新希望国际将于10月地铁1号线通车后交付使用,快销之后迅速争夺人气、商气,以保证项目的入住率和活力。”
供应
南三环外写字楼,5年将增加近150万平方米
世邦魏理仕高级分析师金灵提供了一组数据,目前成都市的写字楼体量为154万平方米,其中128万平方米在市区,占到83%,南三环外有26万平方米,占17%,即只有四、五栋楼。估计到2015年,将有超过500万平方米写字楼项目入市,三环内主城区将集中68%,即348万平方米,南三环外将容纳另外的32%,达到163万平方米。短短的5年时间内,南三环的写字楼供应量将达到147万平方米,份额增长15%。
世邦魏理仕还提供了另一组数据,去年国际城南交房投入使用的写字楼为14.6万平方米,今年将达到30.1万平方米,2011年为23万平方米,2012年为75.2万平方米。今年,到国际城南转一圈会发现,高新国际广场、特拉克斯广场、新希望国际、航兴国际、天合·凯旋广场、地铁OCC、四川投资大厦、三峡大厦等写字楼林立于天府大道两侧,加上软件园、孵化园,整个天府新城的商务气质已经呈现。但是,在大型国企自建自用、区域交通还有待完善、成熟度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少量已经交楼的写字楼略显冷清,大面积办公区空无一人的现状客观存在。
观点
地铁、金融区,加速国际城南成熟
金灵分析,目前聚集了大量写字楼项目的南三环外区域的租赁与销售与三环内有很大区别:“不好租、不好卖,是困扰南三环外不少写字楼的问题,新希望国际和天合·凯旋广场则靠性价比打开市场。”但是他认为,天府新城作为成都新中心,人气、商气、财气正在聚集,加上地铁1号线、金融区等利好消息,今年,天府新城或将迎来一轮全新改变。据悉,新希望国际和天合·凯旋广场都在酝酿提价销售。一些开发商认为,晚一步进入市场的写字楼项目也不一定会限入僵局,一旦交房率、入住率大幅提升,区域内的大型商业项目开建并投入使用,市场对写字楼的需求自然将进一步扩大。金灵也透露,“区域内的开发商在项目定位前都意识到竞争将越来越残酷,所以知己知彼,调整策略是每家公司都在做的事情,相信未来差异化的产品出现,将改变大量空房出现的情况,未来应该不会如想像中那么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