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月开始,在这轮春天的反弹行情基本上是“全域成都处处红”,但是这其中的分化趋势依然在强化。在这个月前两周的成交统计中,二环边上的项目占了一半,以二环路为代表的中心城区担当了楼市脊梁,二环效应再次被强化。
正合地产毛勇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目前这波行情是刚性需求主导的,项目之间的分化越来越明显,中心城区的优势也很明显。而去年一些近郊项目在价格跳水后,一些以低密度为优势的项目的销售也在恢复中,如南延线、光华大道等沿线周边项目,但是像以前那种同等产品郊区卖过市区的倒挂现象,不复存在。
周成交前十名,二环边占一半
在成都市房管局官方网站房产114网上,我们注意到,3月2日到3月8日成交金额前十位的项目中有5个是二环沿线的项目,分别为华润•翡翠城四期、龙湖•三千城、浅水半岛、华润•二十四城、万科•金域蓝湾,一环边的项目有两个,分别是财富又一城和蓝光•碧蔓汀,另外三个项目除去蓝光香境外,蓝光•凯丽香江和金沙西园也都位于三环路内。而昨日我们在发稿时发现,该网站显示的3月9日到3月15日成交金额前十位项目中,二环沿线的项目增加到6个。
从这两周的销售排行榜中也可以看出,在目前以刚性需求为主的行情中,成交排前十名的项目里位于成华区的项目占比相对较多,其中仅仅位于建设路的项目就有4个,这也与目前成华区旧城改造力度加大,货币化安置带来大量购房需求有关。另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因为二环路沿线楼盘土地价格相对较高,很多项目在2007、2008两年纷纷以高端作为价格上涨的一个托词,当市场调整后,这些项目的价格也纷纷下调,当下降到刚性需求可以支付的价格后,需求大规模地在二环路沿线迸发。
成都万科策划部负责人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万科在售的项目中,金域蓝湾和金色海蓉都位于二环沿线,这也记录了城市化的一种进程。目前城市的主力需求基本集中在这一带,而开发商的主流也供应在这一带。当开发商在市场调整中选择降价出货,不再像以前那样强调利润时,供应和需求两方面叠加产生了目前这种效应。而且该负责人对二环生活圈相当看好。四川省商业连锁投资联合会顾问宋达为接受我们采访时也表示,二环路因为城市主干道的地位,新开发住宅体量庞大,大量的商业配套已经基本成形,百货、超市、SHOPPING MALL以及各种消费娱乐商业中心等,已经成为这个很重要的生活圈的组成部分。
市区项目:进可攻,退可守
置信地产营销中心总经理朱猛称,二环沿线项目属于典型的市区项目,这种项目因为土地的稀缺而具有很强的抗跌性。目前市区项目成交活跃,也反映出这个市场的刚需特征。朱猛认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市区项目的天下,所以置信地产也将在2009年高端系列中,增加市区项目的比重,尤其是南二环的置信丽府项目,将是一个以改善型居住为特征的高端项目。
因为成都人对于自然资源比较看重,比较喜欢郊游生活,所以郊区的房子一直很好卖,也正因为如此,成都房地产有一个很怪的现象:同样的电梯住宅,中心城区和郊区没有拉开明显的差距,反映不出级差地租,导致郊区的住宅“泛泡沫化”,这些项目在光华大道和南延线表现得特别明显。本来郊区应该是以低密度和价格优势取胜,但部分郊区住宅出现了容积率不低,价格不低的反常现象。
在泡沫破裂后,目前一些城郊项目的成交逐渐走出窘境,但是以半价跌幅为代价。成都万科策划负责人表示,为什么南延线和光华大道在市场调整中,呈现相对疲态,就是那里的需求是以投资为主,投资的动力产自一种预期,一种想像式的预期。
郊区产品:回归低密度和自然
五合国际刘力接受我们采访时表示,郊区住宅与城市里高密度、工业化生产特别典型的城市集合型住宅相比,应该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城里人为什么要买郊区住宅,除了价格上考虑之外,很多是因为要追求郊区轻松宜人的环境,追求低密度的环境,追求一种比较休闲乡土化的风格,应该更强调乡土化、休闲化,有人情味。五合国际认为,亲近自然的低密度和价格上的优势,应该是郊区住宅的出路所在。
“价廉物美的郊区盘依然是自住市场的主流”,一家全国知名地产企业老总在年终总结会上这样说。成都市场研究公司总经理欧阳晓明认为,随着地铁、轻轨等各种交通条件的升级,郊区住宅的发展前景还是好的。据了解,最近气温回升,很多郊区住宅的人气也提升。我们在保利•公园198看到,植树放风筝,人气很旺;万科•双水岸、交大香洲半岛都在组织业主活动;一些密度较小的电梯洋房颇受追捧,上周“恒大•光华郡”“恒大水岸”认筹近40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