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福布斯旗下Forbes traveler公布亚洲十大最佳商场,他们分别来自十个地区,包括:马来西亚吉隆坡Starhill Gallery、香港尖沙嘴海港城、日本东京六本木山、新加坡VivoCity、泰国曼谷Siam Paragon、菲律宾Pasay城SM Mall of Asia、南韩首尔COEX Mall、台湾地区高雄梦时代购物中心、中国东莞华南Mall、杜拜Mall of the Emirates。
事实上,每个地区的大小商场数之不尽,各商场都面对激烈竞争,亚洲十大最佳商场都各自凭着商场特色,吸引大量本地及旅客购物,世界名店进驻。
(1)吉隆坡Starhill Gallery(特色:设艺术品展厅,也可品尝中国、日本和意大利等美食)
(2)香港尖沙咀海港城(特色:拥有逾750间店铺和食肆)
(3)日本东京六本木山(特色:除了名店,更备有艺术馆及美丽公园,也可从高楼远眺东京景色)
(4)新加坡Vivo City(特色:顶楼有天空公园,更有水上乐园)
(5)泰国曼谷Siam Paragon(特色:有Siam Ocean World巨型水族馆、巨型立体影院IMAX)
(6)菲律宾Pasay城的SM Mall of Asia(特色:电车可带游客漫游商场,备奥运比赛场地大小的溜冰场)
(7)韩国首尔COEX Mall(特色:以自然生态为题材,让人如置身海洋、森林、湖泊)
(8)台湾高雄梦时代购物中心(特色:唯一可欣赏到海景的HelloKitty摩天轮)
(9)中国东莞华南Mall(特色:备有两间5星级酒店、水疗中心、主题公园)
(10)迪拜Mall of the Emirates(特色:是当地炎热天气的最佳消暑胜地)
亚洲十大最佳商场之一——海港城在2006年吸引了很多国际品牌开设分店,包括:Chanel、Coach、 Fendi、Loewe及Loro Piana等。如果企业有计划在将来进驻亚洲十大最佳商场,就要先了解商场的组合及相关数据。参考香港海港城,首5位的店铺种类,分别是潮流产品、皮具产品(包括:鞋、袋及有关产品)、百货公司、珠宝、化妆晶、配饰类及餐饮业,当中潮流产品的店铺租金占总零售店铺租金收入的38.8%,皮具产品占18%、百货公司占10.9%,珠宝、化妆品、配饰类占8.4%,餐饮业占6.6%。可见5大店铺类型已经占商场租金收入超过80%。
当中部分行业的竞争力较大,利润较多,进驻的店铺位置较佳,租金水平也比较高。根据首5位的店铺种类,由于潮流产品的店铺面积占总零售店铺面积 26.3%,而皮具产品占8.4%,百货公司占21.7%,珠宝、化妆品、配饰类占5.5%,餐饮业占14%,因此皮具产品及潮流产品的租金水平较高。按粗略计算,较低租金水平的种类是百货公司、餐饮业、儿童产品业。以它们为一个基数,影音电器产品是它们租金水平的1倍;潮流产品、珠宝、化妆品、配饰类是它们的2倍;而皮具产品是它们的3倍。对租金水平有初步的了解后,究竟店铺生意额又有多少?根据香港海港城2006年的数据,平均每平方尺营业额较2005年增加16%,在2006年12月份,更创出新记录,平均每平方尺营业额为1400港元(约1370元人民币)。
连锁店面对长期竞争惟有突出品牌改命运
连锁店租用管理日渐完善的商场,虽然为零售店铺带来大量人流,但同时也带来很多的竞争及营运压力。在产品生产及出售流程下,只有大多数的原材料商及业主可以立于不败之地,而其他如——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角色都将面对剧烈竞争及角色淡化等问题。地球资源有限,无论产品需求增加或减少,原材料商较其他行业都能赚取丰厚的利润。而业主,只要有好的地点及良好的管理,租金收入非常稳定及有可观的增长。不论经济好与坏,只有赚多赚少的问题,很少有亏损的问题。而制造商方面,可以参考从前美国及日本汽车制造业盛况空前,最终的下场却是不敌高成本的问题,汽车制造业一步一步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全球一体化、大力推行品牌化及互联网流行增加产品讯息流动,增加制造商与顾客的直接接触,不断淡化批发商的影响力。绝大部分的零售连锁企业没有世界著名品牌,当经济不好时,要面对顾客消费力不足,品牌知名度不足等问题,当经济好时,又要面对业主不断加租、前线人手紧张及质素下降、国际品牌加入竞争等问题。最终零售连锁企业的利益不断减少,在市场上竞争力渐渐下降。大家应该吸取“青蛙在温水中加热的故事”的教训,及早跳出困局,改变自己辛苦创立出来的品牌命运。
(来源:中国百货商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