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报与尺度地产联合发布的最新的土地市场月度调查显示,11月份是成都土地市场放量的一个月,共发布拍卖和挂牌宗地36宗,共计1766亩。
11月供地36宗
2006年11月成都土地市场共发布拍卖和挂牌宗地36宗,共计1766亩,与10月相比,土地供应面积大幅度增加,是10月土地供应面积的2.9倍。其中主城区(五城区和高新区)土地供应小幅增加,供应10宗土地,共337亩,环比上升15.96%;而郊(区)县土地供应了26宗土地,共1428亩,约占本月土地总供应量的81%,是10月供应量的4.54倍。
11月拍卖的土地中包括29宗商住用地、5宗商业用地和2宗居住用地。其中商住用地最多,约1590.8亩,是10月商住用地供应量的2.71倍,而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供应量分别只有165亩和9.8亩,商住用地仍然是供应量最大的土地类型,在11月份土地总供应量中占九成。与10月份土地供应情况相比,11月份土地供应特别是郊(区)县的土地供应量大幅度上升,土地供应的区域以及各区域的供应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从本期各区域的供应情况来看,都江堰是本期主要的供应区域,876亩的供应面积约占11月总供应面积的一半。
成都市11月份供应土地的平均规模为46亩/宗,相比10月成都市供应土地50亩/宗的平均规模下降了8.8%。其中主城区的土地供应平均规模下降幅度较大,33亩/宗的平均规模相比上期下降了18.83%,而郊区的平均规模下降幅度较小,约为12.74%。虽然11月份主城区供应的地块规模都比较小,但是供应数量较多,使得本期主城区土地供应面积小幅增加。
78%为商住用地
11月份通过拍卖成交的17宗土地中有13宗商住用地,成交面积545亩,占本月成交土地总面积的78%;另外还有4宗地为商业用地,面积为156亩,是上期商业用地成交面积的11.51倍,占总成交面积的22%。与上期情况相似,本期居住用地仍然没有地块成交。
从今年1-11月土地成交单价的走势来看,由于本期有7宗成交土地位于郊(区)县,而上期的成交土地均位于主城区,因此在整体成交单价上低于上期水平;但是本期成交的17宗土地有10宗位于主城区,并且有5宗土地的成交单价超过了700万元/亩,最高的成交单价甚至达到了1780万元/亩。
本月城南区域在内环至一环,一环至二环以及三环外区域供应的6宗约181亩土地全部成交,除了3环外的3宗土地成交价较低外,其余3宗土地的成交单价均超过了700万元/亩,其中位于人南路的省博地块成交单价达到了1780万元/亩,使得本期城南区域的成交单价远远高于其它几个区域;而由于城北区域成交的2个地块土地均位于九里堤,靠近交大,区位优势明显,地价也相对偏高,两宗地的成交价格均为710万元/亩,因而城北区域本月的成交单价也相对偏高。
将有128万平方米
商品房上市
2006年11月成都市共成交土地701亩,根据每宗土地的控规指标和宗地规模综合测算,11月成交的土地最多能向市场供应商品房约128万平方米,其中可供应商品住宅68万平方米,商业物业60万平方米。
虽然11月份郊(区)县成交土地比主城区多,但是由于主城区成交土地的容积率远远大于郊(区)县,因此11月主城区成交土地可开发商品房的面积要大大高于郊(区)县,最多能向市场提供的商品物业面积达到了102万平方米,其中可供应商品住宅47万平方米,商业物业55万平方米。
12月上市土地供应量将增加
通过2006年前11个月的土地供应走势线可以看出,今年土地供应面积的上升势头比较明显,上升区间集中于1500亩至2500亩之间;综合城市规划、区域发展、土地储备情况,结合11月份的土地供应面积以及成都土地市场有年底放量的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推测,12月土地供应量将在11月的基础上有一定幅度的增加,但由于目前成都土地市场的累积供应量已经达到了06年的计划量,因此12月份土地供应量的增长幅度不会太大,从目前市场的供应情况来看,12月投入市场的土地已经高于11月的土地供应量。由此可推测,12月的土地供应量将在11月的基础上有一定幅度的上升。
与土地供应量的走势线的情况相似,土地成交量的走势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上升势头,综合前11个月各月土地成交情况和土地供应走势和成交比率的情况以及存量土地的消化情况,结合主城区土地和郊(区)县土地不同的成交比率和12月份的土地供应量预测情况来看,由于12月份主城区土地的供应量将有所增加,在主城区土地目前供不应求的形势下,12月份的土地成交量特别是主城区的土地成交量也将在12月份的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