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下午,由本报组织发起的“2006年最具面子效应的写字楼”恳谈会在锦官新城西区会所举行。来自开发商、营销代理公司、物管公司、专业调查机构、高校等方面的嘉宾,就成都写字楼的现状、未来发展趋势、成长过程中的利好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此,限于版面,我们编录了恳谈会上部分嘉宾的观点,以飨读者。
·产品策略·
曾德浩:瞄准住宅办公找商机
商鼎国际是按照住宅报建,但完全是按照甲级标准修建的,本身风险比一般写字楼要小。比如其600多平方米的大堂、
曹恒:不同类型的公司在力宝大厦都能找到位置
我们的写字楼以出售为主,也会留有少量物业自持。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力宝大厦分成了三种出售类型:第四层将作为开敞式国际商务办公区,来办公的人只需要自带一个公文包,其他的电脑、传真机、打印机我们都会备好,一个几平方米的区域,主要面对小企业、临时机构、办事处发售;5-11楼折零开售,拆零面积以
杨洋:工业园比写字楼服务更周到
在工业园和写字楼之间,个人认为,由于入园企业的特殊性,工业园区必然要具备一些常规写字楼所不具备的功能。比如带有商务服务、孵化等功能,能给入园企业带来一些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象火炬动力港,它本身不是一个大的项目,但它吸引客户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它所能给企业提供的商务服务。比如说减少税收、对小型企业进行孵化、中型企业提供资金……应该说,工业园区和写字楼不完全是一个概念,它所提供的服务更多的是商务方面。(火炬动力港推广负责人)
·“住宅禁商”探讨·
张旭:政策不能完全解决“住宅禁商”
“住宅禁商令”是否推行的问题,个人认为企业在住宅里办公是一种市场行为,并不是政策完全可以解决的,如果市场上有争对各个档次企业定位准确的写字楼,这些企业自然就会到写字楼办公,毕竟任何档次的企业都会要“面子”,只是承受力不同而已,就像成都现在仍有部分外来企业选择在酒店办公一样,是因为没有合适的办公场所而已。成都城南的祥福楼里有大量的企业,几乎成为了纯粹的写字楼,凯莱帝景里已经最高聚集了144家公司办公,是因为此前丰德国际广场等写字楼没有出现,而凯莱帝景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这些企业的“面子”问题,直到丰德国际广场出现后,部分企业才走出了这些住宅楼。如果真正推行“住宅禁商令”,这类企业到什么地方去办公?到所谓的高档写字楼又无法承受高额租金,而市场上目前又没有适合的写字楼。什么样的支付能力就有什么样的“面子”。(万瑞置业有限公司系丰德国际总经理)
陈谊:成都可能会推行“住宅禁商”
北京、上海已经正式推出了“住宅禁商令”,对于成都来说,在不久以后肯定也会推出“住宅禁商令”,这样的话对于以写字楼功能的居多的综合楼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而对于中高档写字楼来说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因为在成都,很多中小型企业都是在有写字楼功能的综合楼里面办公的,如果成都推行“住宅禁商令”,那么整个写字楼的需求市场将会放量,特别是对中档写字楼的需求。所以说这个禁令的出台,让各种产品回归到了它的本质,写字楼就是办公用的,住宅性质的产品就是居住用的,不会混淆了。(成都江南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