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台的房产调控政策,使得人们的眼光再一次从住宅转向商业地产,甚至有人预言,从2006年开始,中国的商业地产将进入旺盛的生长期,对于浙江而言,这个势头也已经开始显现
6月24日,由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委员会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商业地产与城市发展论坛”上,来自全国的经济学专家以及地产专家,对于商业地产的走向发表了高论。浙江省市场协会也组织了65名浙商前往北京“取经”。论坛上同时发布了《2006中国商业地产发展报告》蓝皮书。杭州社区商业发力对于浙江商人的头脑,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不惜褒奖之词。“浙江商人头脑灵活,善于抓住机会和发现机会,房地产商也是一样。”在浙江这样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商业地产拥有很多商业机会。
在《2006中国商业地产发展报告》中,有这么一条被归纳为“未来发展趋势”的总结之词:现有的商业地产开发仍然局限在购物和生活服务方面,用以满足社区和区域市场的中小型休闲商业项目将是未来开发的热点。随着多商业中心的城市商业新格局的出现,新区扩张形成了对商业地产需求的新动力。近几年,杭州住宅郊区化愈演愈烈,所以商业地产也随之呈现郊区化发展的态势,比如下沙、滨江、三墩等区域都先后兴起了商业地产的开发浪潮,武林商圈独大的局面开始打破。像三墩区域,引进不少连锁超市,银泰百货也盯上了三墩;下沙地区,品牌商家则陆续进驻,华元十六街区等商业项目一度备受瞩目;湘湖板块也引起深圳铜锣湾百货、索菲特大酒店的兴趣
商业地产“看上去很美”虽然商业地产的前景诱人,但也会随之产生一些新问题。与会专家担心,房产新政压缩了住宅利润空间,可能会导致开发商集中向商业地产转型,引发新一波商业地产的盲目开发,使得商业地产陷入仅仅是“看上去很美”的尴尬局面。专家们认为,在浙江的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商业物业供大于求的苗头,尤其是在2005年的商业地产销售中,以概念炒作和销售方式炒作进行物业销售的手段大行其道,隐患正逐渐暴露。特别是产权返租的行为,在2005年引发了不少开发商与业主的纠纷,这对商业地产而言,是“杀鸡取卵”性质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