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空港总部基地产品品鉴会光彩亮相,在这场专家、商贾、名流纷纷莅临的盛会上,不少境外上市公司以及金融行业巨头均对空港总部基地表示出了浓厚的意向。同时笔者获悉,空港总部基地在短短十数天内已经销售了近50%,进驻企业当中不乏行业巨头以及一流企业。 为何这些优秀企业纷纷把“绣球”抛向空港总部基地?空港总部基地在如今成都的商务格局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笔者带着疑问走访了几家进驻企业的成都首席执行官。 空港 我们总部选址的首要因素 “空港总部基地 我们建立总部大本营的理想选择” ———张嘉德,香港某大型能源上市公司董事长 纵观国内外空港经济区的成功案例,无论是美国的硅谷、韩国首尔空港经济区、新加坡的IBP空港总部经济区,还是国内的上海浦东、北京机场沿线,我们都可以看到,空港都是企业总部扎堆的地方,大型空港的作用不仅在于可以形成庞大的客流、货流,从而带动仓储、运输、中转、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航空物流业的发展,而且对现代产业的布局有很强的引导性,而空港往往就是这座城市的商务核心以及企业总部聚集之地。 空港3000万商务人流关注焦点 成都空港在这方面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成都双流机场是整个中国西部最为重要的空中物流中心,仅与世界性国际都市相连的空中航道便有240余条,年旅客吞吐量接近3000余万,素有“中国第五航道”之称,是成都平原出入的门户与要冲。 目前成都政府斥资数百亿元的“临空经济圈”建设正如火如荼,未来以空港为中心将形成商务、行政办公、商贸金融、生态居住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高标准、高规格的城市新中心。而空港将以绝对的门户优势、总部经济优势及人文优势成为世界级企业驻足成都的商务办公理想之选。 空港总部基地 企业商务办公理想之选 在进驻企业中有一家知名香港上市公司,笔者有幸采访了该公司成都公司董事长张嘉德。张嘉德称,空港是他们总部选址的第一考虑因素,而空港总部基地距离成都空港仅仅2.5公里,拥有临机场路的便捷区位优势以及周边成熟的产业链,将总部选址于此,将获得空港年近3000万人流的高度关注,对于企业来讲这是与客户、与合作伙伴最佳的交流沟通以及形象展示平台,因此这次进驻,获得了公司高层全票通过。 他认为,从机场路临空经济的发展,到政府的产业扶持,似乎,一切都预示着蓝光在这片千亩地皮上兴建的“空港总部基地”将毫无悬念地成为临空经济圈、城市门户之上最引人注目的新兴产业平台和总部商务基地。 政策扶持 助推企业腾飞 同时,笔者从双流县相关负责人处获知,双流政府对空港总部基地所有入园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予以大力的扶持,对空港项目的未来和入驻企业有充分的信心。双流空港经济区将充分发挥国际门户的成长优势与交通物流的便捷优势,大力促进总部经济的发展,打造未来成都乃至中国西区最具活力的经济新区。 “独栋,生态,总部的形象,我们企业的面子” ———余敏,浙江某高新企业总裁 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国际化办公写字楼将从表现公司群体形象转变为表现公司个体形象,独栋总部型写字楼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新趋势。无论是北京的金融街,还是世界上第一座“HOPSCA”———巴黎拉德芳斯区,或是被称作“印度硅谷”的印度班加罗尔总部经济区,以及亚太金融商贸中心———新加坡IBP总部经济区,都无一例外以独栋的建筑形态与空港密切相关。 为何“独栋”形态的商务楼开始成为实力企业,尤其是智力型企业的新宠? 独栋 现代商务办公专属 浙江某创意型企业成都分公司负责人余敏这样看待这个问题:企业独门独户,不但能自行决定自己物业的装饰风格还能独享冠名权。不少大企业为获得冠名权而整栋购买写字楼,而另有不少企业则是自建企业大楼,但成本的昂贵却让不少企业望尘莫及。空港总部基地的出现,让普通企业独门独户办公成为可能。而且独栋的衍生属性,超低密度也是实力企业,尤其是智力型企业最为青睐的,这意味着员工能够拥有更多的创意空间。 据了解,在空港总部基地内,已有数栋独栋写字楼建设完成,单栋面积在1800—5000平方米。将独立冠名位置与建筑标牌号码作为立面设计的重要因素一体考虑,是空港总部基地的特色。精心设计的门牌号、企业名称和标识被安置在外墙上,成为建筑立面的点睛之笔。 低密、商务花园、企业品牌形象展示平台 美国泛太建筑设计师亚洲最佳建筑设计大师、空港总部基地首席设计师之一张宏伟说,在空港总部基地,建筑与环境的结合,空间与形式的处理以及为使用者着想,功能性问题的完善解决,让每一栋建筑都提供给企业展示个性的机会。在空港总部基地,一期0.9的超低容积率下,以中央公园为核心,在多个主题园林中合理布局总部商务、行政商务与集中商务。通过景观大道、酒店式豪华前厅、3.9米层高、充裕车位等营造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空间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会让商务办公不再产生疲惫和压力,而变成一种优雅的享受。 余敏说,这种环境中的总部办公独栋形态,可以使企业处在国际化高水平的产业集群中,在企业专属的环境中从事研发,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创造力和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对于企业品牌来说,空港总部基地,是一个面对世界的品牌展示平台。 “商业产权,优质的物业资产和良好的金融产品!” ———林丰,国内某大型化工企业成都分公司拓展经理 企业购置不动产也属于一种投资行为,而在这种投资行为当中,能够拥有独立产权的物业是最受企业欢迎的。近年随着金融环境的放开,地产公司融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起来。IPO、增发、债券融资、REITS、项目合作融资等再融资手段均被广泛学习并运用,此趋势应该继续被扩大。另外,还有一种杠杆式租赁融资模式仍使用较少,它涉及承租人、出租人和投资基金或贷款公司等三方。按国际惯例,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已经购置的空港总部基地资产进行“再融资”。因此,企业既拥有空港总部基地商务楼资产的所有权,又可以通过企业本身的运营,或者收租金的方式偿还债务。 商业产权物业 企业再融资的优质金融产品 据林丰介绍,由于公司人数众多,他所在的公司一般习惯于为区域分公司在当地购买一栋楼作为办公地点,而拥有产权的物业是公司购置资产的首选,因为这样的选择往往不会占用公司太多的资金流,对企业长期的发展以及投融资战略是十分有利的,蓝光地产在空港创造的全新“总部基地”模式,将有利于入驻企业投融资战略的稳步进行。 “很简单,空港总部基地是可以办理商业产权的物业,对于我们将是十分优质的资产。购入这种资产,企业完全可以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再融资。”他说,从近年来公司在北京、武汉、合肥等城市选择办公物业的经验来看,购买这种物业,可以说是一石二鸟———因为,必要的时候他们可以利用资产进行再融资。 他说:“有理由相信,空港总部基地独特的经营模式,将拓宽我们和其他入驻企业的融资渠道,极大提高空港片区商用物业的质量和经营能力。” 国际总部 商务办公标准 此外,楼宇自动化(BAS)、消防自动化(FAS)、办公自动化系统(OSA)、信息自动化系统(CSA)以及保安自动化系统(SAS)组成的“5A级国际商务智能平台”,也让林丰“心动不已”。他说,“这里的硬件标准已经超越了目前不少写字楼,让企业在这里的工作高效而节约。而这个项目在整体规划上的高瞻远瞩,将让这里在未来几年内成为成都最炙手可热的企业总部基地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