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年入23亿,巴奴冲刺“中国火锅第三股”

时间:2025-06-19 10:40:07

 6月16日,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巴奴”)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作为火锅赛道的头部品牌之一,巴奴向来是行业的焦点,而巴奴的经营情况也通过招股书首次向行业公开。

根据招股书,2024年巴奴的收入约23.07亿元,利润为约1.23亿元,经调利润约1.96亿元。2025年一季度(截至3月31日),上述数据分别为约7.09亿元、5520万元、7670万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巴奴是中国品质火锅市场中按收入计算的最大火锅品牌,2024年占据了3.1%的中国品质火锅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餐饮行业低价内卷愈演愈烈,但巴奴的经调整净利润率却在逐年提升。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4年,巴奴的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2.9%、6.8%、8.5%,这一数据在2025年一季度达到了10.8%。

01

“火锅市场非常糟糕”,

发现行业乱象后笃定产品主义

对于杜中兵而言,巴奴的创业史并不是“草根逆袭”的故事。

上世界90年代,杜中兵通过做生铁焦炭生意赚到了第一桶金。由于做的是to B生意,应酬成了他当时的工作常态,这样的工作模式让他很没安全感,“虽然当时赚了不少钱,但我始终觉得这个生意既被动,又不踏实。”

于是,杜中兵在某一天,直接一通电话打到自己的厂里让工厂停工、低价卖掉存货后,他立即动身去考察新的创业项目,包括服装、电器、洗浴等。让杜中兵决定干火锅店的缘由,在于火锅店不需要厨师,是可以做大的生意。

2001年4月,巴奴毛肚火锅第一家店在河南安阳正式开业。

但躬身入局后的杜中兵发现,“我的认知被彻底颠覆,火锅市场非常糟糕。”当时,市面上不少火锅店卖的牛肚、鱿鱼、黄喉等产品,都是用火碱放在汽油桶里泡发的,为了防止变质,有时还会添加福尔马林,且老油循环利用的现象也较普遍。

杜中兵认为,这样的产品是没法端上桌给家人、朋友吃的。于是,他开始到处寻觅新鲜食材,比如到专门帮全聚德杀鸭子的店里买鲜鸭肠,到肉联厂买新鲜黄喉等等。这是杜中兵后来一直坚持的产品主义的来源。

为了进一步解决产品问题,杜中兵找到西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李洪军教授,买下他研制出的“活性生物酶嫩化技术”,以此来提升鲜毛肚的脆嫩度,这也是贯穿巴奴多年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

同时,为了从源头把控产品品质,巴奴在门店数不足10家时就建立了原料加工厂,截至2025年6月9日,巴奴已有5家集仓储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央厨房,1家专业化底料加工厂,覆盖中国14个省和直辖市。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 蜀ICP备110131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