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7-07-08 10:17:14
年前最后一个工作日的时候,周围的小餐馆都休业了,还好有便利店不打烊,给人食物和温暖。
虽然便利店和我们的生活已经离得很近了,但大家对于便利店还是存在一些普遍的误解,例如认为中国内地大多数的便利店都在亏损,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是,不是。事实上,全家从 2012 年左右就已经盈利了,罗森则是预计会在2017年年中开始盈利,7-11的话,在国内还尚未盈利。
单独门店的话,肯定是有盈有亏。原因也有很多,但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成本过高,而这些成本则包括了租金、装修、设备、运营、损耗以及各种各样的杂费。
想要经营好一家便利店,还是很考验经营者水平的。当然,便利店想要盈利,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地段。地段直接决定人流和客群,紧接着影响业绩。开在北京国贸的7-11业绩比你家楼下的全家好,这是毋庸置疑的。
随着在北京上班的大量外地人口回家过年,国贸便利店的业绩可能迎来一波低谷。有时候,附近商圈和人流的变化,导致业绩下滑,门店关闭也是常见的事。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便利店迎来所谓的「关店潮」了,起码在现阶段,便利店的总体仍是上升趋势,开店是主基调。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针对标杆便利店企业的统计,2016 年上半年,52.3%的企业保持增长,同比下降的只有16.6%。2016 年的整体增速应该在15%左右,市场总量达到1000亿。
具体到品牌:
7-11 在 2016 年末表示: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快速开店,以每一到两年在一个新城市进行布局的速度增长,主要城市每年会保持新增门店 30-40 家。
罗森在 2016 年中宣布将加快在中国的开店速度,力争到 2020 年店铺数量翻两番,从目前的约 750 家扩大至 3000 家左右。
全家也曾宣布将在 2024 年实现 1 万家门店的开店目标。
那么,到底是谁在消费便利店?
目前国内的便利店数量应该在 9 万家左右,其中有一半是加油站便利店,另一半就是位于居民或者商业区的便利商店。全国已经入驻口碑的便利店数量接近 4 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