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1-07-25 10:04:24
2011年1月12号成都晚报 第06版:财经证券
四川省商业地产联盟昨日发布2010年成都商业零售业十大影响力事件,成都晚报记者从中发现,2010年,成都商业地产出现了井喷式发展。而据四川省商业地产联盟会长冉立春预计,2011年,成都商业地产综合体项目将累计突破80个,其中仅城南新区就将突破30个。
成都现象
商业地产凸显“三高”
随着龙湖、保利、华润、中粮、富力等一线房企大力进军成都商业地产,2010年,成都地区开业、开工、建设立项的商业综合体项目猛增至67个,包括力宝东盟城、龙之梦新城、新世纪环球中心等项目。这些项目在面积体量、规划设计、业态组合、运营方式等方面,将创造国内城市综合体的新标杆。
据四川省商业地产联盟会长冉立春预计,2011年,成都商业地产综合体项目将累计突破80个,其中仅城南新区就将突破30个。
以新世界地产成都公司在城南新区的K11购物艺术中心为例,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650亩,预计总投资100亿元以上,规划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容积率仅约3.0,商业街区有20万平方米;艺术欣赏、人文体验、自然绿化,与购物消费之间产生一体化、微妙的互动作用,为市民及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独特感官享受。
成都晚报记者发现,成都商业综合体大战才刚刚拉开帷幕,商业综合体正日益凸显“三高”之势:越来越高的投资、越来越高档的设计规划、越来越高品质的业态形式。
业内分析
天时地利人和造就繁荣
对于成都商业地产2010年出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冉立春认为,关键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了。
首先,成都市确立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发展定位。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和打造西部商贸中心的客观要求,为成都城市综合体异军突起提供了机会和支持。
其次,去年以来,住宅开发遭遇“史上最严厉调控”,而商业地产是调控的真空地带,这使得商业地产开发成为大热门。
第三,成都商业地产于2000年诞生,至今走过了10年历程,年平均开发量超过100万平方米,销售均价从当初的5500元/平方米升至如今的约2万元/平方米。
据成都晚报记者了解,有关部门正准备出台《成都市商贸中心建设规划》,《规划》将把成都商业地产的发展提升到更好的水平,其中包括在地价、资金奖励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扶持商业综合体项目的政策措施。
学者观点
商业地产代表行业未来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上周末来蓉参加一个房地产论坛时表示,商业地产的重要性将持续强于住宅,2010年住宅销售面积只增长了6%,而商业地产销售面积增长了近40%。未来,商业地产受调控影响更小,其增长会更加显著。
钟伟认为,“万科的形象属于过去和现在。未来这个行业第一把交椅一定属于万达。房企都应向万达学习,向招商学习,向雅居乐学习”。
对于城市综合体,钟伟的观点是,在2011年大中城市的开发中,城市综合体的作用会不断上升;对房企来说,也只有做城市综合体才能提高项目的整体利润率和降低项目风险。
钟伟认为,在城市综合体项目竞争中,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大开发商、央企在这个市场中的地位将不断上升,资金低于10亿元的开发商拿地会更加困难,甚至会因为没有项目可做而破产或转行做其他。
名词解释
商业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等3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商业综合体是城市综合体中的基本构件和前提条件。
如今的城市综合体,在配置要件上要求有电影院。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10大院线品牌共有8家入驻蓉城,购物中心、新型区域性商业中心成为其选址拓展的新宠。2010年,成都全市电影票房收入接近5亿元,较2009年增长近30%,还间接带动产值超过50亿元。看电逐渐成就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相关新闻
7-11拟3月在蓉
开2家便利连锁店
四川省商业地产联盟会长冉立春昨日表示,以全球最大便利连锁店7-11为代表的便利消费模式,将极大地促进成都商业零售的业态创新,也将极大地惠及成都市民。
成都晚报记者获悉,7-11(成都)有限公司董事长姥迫惠近日宣布,初定于3月17日,在成都开2家7-11便利店;从3月开始,将以3个月开15家、一年内开50家、5年内开350家的速度进行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