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1-07-25 09:40:40
四川省商业连锁协会会长 冉立春
岁末年关,又到了盘点的时候。07年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记忆,商圈、开店、营运、促销、业绩、规划这些关键词正在改变着我们的吃喝住行。也许注定这一年要在成都零售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伊势丹、伊藤洋华堂、百盛、千盛百货、万千百货等新店的相继开业,让我们领略了蓉城市场的巨大潜力与繁荣。1年超过5家的开店速度,这是一个新的记录。实际上,这只是冰山一角。
城市的商业有中心与社区之分,更有交通与绿色之别。当成都宣布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之时,在不在中心商业区,该不该叫社区店都显得不重要,因为春熙商圈只有一个,如何锁定目标顾客满足其需求是最重要的。
零售行业众多从业者都有一个共识:不需要你有多高深的知识,关注细节,用心就有回报!这也许是行业的经营之道,准确与否,暂且不论。笔者有幸参加 2007成都市百货店分等定级工作,逐个走访和深入了解,熙攘繁荣的背后看到了诸多差距与不足。基础管理、服务是我们这个行业决不能忽视也不能放松的重心工作。零售业是窗口行业,做生意的诀窍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做谁的生意?有何需求?如何满足?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规则与约束。有一点毋庸置疑,零售业的竞争确实有待规范。最明显的莫过于促销,限时限量、返券,可谓名噪一时。五花八门的促销确实让人眼花缭乱。现在再回想《零售商促销管理办法》,执行显得有点单薄。商场不可能不做促销,但方式方法值得商榷,别老犯同样的错误,毕竟和谐社会讲的是以人为本。最新的消费者调查显示,给商品直接折扣是大家最喜欢的促销方式,可能我们得记着这个结果。
2007年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1300亿已是不争的事实。强劲的消费支持,我们看到的是各大零售卖场是盆满钵满。不管是3个店4小时2400万业绩,还是全年18亿,总体来说,在成都寻找年销售额超过5亿的商场已不是啥新鲜事了。任何东西都讲究质量和优化结构,高业绩带来的思考我觉得更多一些:成本控制如何?管理上台阶了?还是竞争对手太弱?……都值得我们在年末杯筹交错间思考。不过,做做慈善,回报社会,我觉得是对所有问题的最好阐释。
新的一年即将开始,看到霓虹闪烁的城东商业广场,我突然觉得,商业,让你我居住的城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