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修订的《成都市城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即将出台。该条例规定今后凡是设立
成都市商务局市场规划处处长石平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成都市城市商业网点管理条例》将从根本上保证《成都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的落实到位,并对商家今后设置各类型商场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商场“扎堆”破坏了商业生态平衡
据石平透露,成都商业网点结构与布局失衡的现状由来已久。成都市级商业中心主要集中于春熙路、盐市口一带,但北部、东部零售商业网点数量还相对不足,档次偏低。据2004年统计,城区大型百货店(营业面积超过
这种现象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商业营业用房空置面积大幅度增长,造成社会资源的大量浪费,成都市去年商业营业用房空置率就高达40%。
石平表示,商场扎堆形成同质化竞争,加剧了商业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企业整体效益下降,也破坏了商业的生态平衡。此外,大型商业设施的盲目集中建设,还对交通、环保、城市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另外,成都商业网点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突出表现为综合性多、专业性少、商业网点缺乏特色和地域分工。以成都六城区为例,城市商业网点共6004个,其中50至200平方米的商业网点共3763个,占总量的62.7%。规模小,一般化、档次低的多,而有特色的、上档次的少,购物、餐饮型多,服务类少,新开发的居住区商业网点建设未能同步。“成都的商业网点建设远远落后于成都城市的发展速度。”石平说。
平衡布局
成都规划城市商业网点
据介绍,早在2004年,针对目前成都市商业网点结构与布局失衡的现状,同时也为了保证商业设施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商务部就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编制,到2006年8月底,包括成都在内的全国34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颁布实施了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商务部要求各地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地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制定。
为了避免商业网点再“聚众而居”,成都市商务局将在商业网点规划和业态布局定点中导入和推广公示听证制度。凡在成都市设立营业面积
据石平介绍,按照《规划》规定,今后新开设商场,类似于荷花池这样的大型商品批发市场本应该在三环路以外设立,其销售模式是由中间商到城外购买后再向城内居民零售。而成都市二环路以内新增批发市场将受到限制,对现有分布情况逐步调整和搬迁,并发展三环路以外及外围组团的批发市场。
针对成都三环路内外侧极缺商业网点(比如位于三环内侧的四川师范大学周围就没有大型卖场)和正规的农贸市场的情况,成都市将结合城市新区建设,配套完善晋阳、青龙、清江、茶店子等片区及三环路周边的住宅新区居住区商业中心。
为避免同行恶性竞争,像沃尔玛、家乐福这种大型超市,今后的布局必须相隔
“百货业态的商场与超市不同,像太平洋百货与仁和春天,前者是中低档百货,后者是中档百货,各个消费群不同,所以不会形成同质竞争,而即将在成都落户的伊士丹又将填补高档百货市场的空缺。”石平说,此外,成都还缺少24小时营业的商场,随着市民夜生活的丰富,全天营业的商场会应运而生。
商场选址
决定权还是在企业
“优化商业网点分布并不意味着成都市今后的主要商业网点将向城市周边辐射,其实最主要的目的是控制商场业态与分布的合理性。”石平说,“商业网点规划与听证制度正是为了缓解商场过分集中而造成的同业损害和资源浪费,并不是政府主导企业投资,而只是作为足球场上的裁判制定规则,让这场比赛更公开公平公正,也更加精彩。商业合理布局最终受益的将是市民,购物更方便,行路更通畅,环境更安逸。”
四川商业连锁开发联合会会长冉立春对此则表示不同意见,他认为,商场选址是市场行为,成都春熙路经济圈的形成及发展都是自发的,政府也只是起到催化与规范的作用。不具有强制性的发展规划和听证制度,是不能左右商场的选址行为的,它只是在避免恶性竞争的同时给企业投资者指出方向,但最终决定权还是在企业手中。
“商场的营业额得不到保障,就算有再大的税收优惠,投资者也不愿意在购买能力低的地方开店。”冉立春说,“《管理条例》的出台对避免同行业间的恶性竞争的确很有帮助,但是商业网点布局是个整体规划,理想化的成分比较重,还有待市场实践检验。”
企业应对
自身发展是主导
在欧美国家,像家乐福和沃尔玛这种仓储式超市都是位于城乡交接处的高速公路旁,那里交通方便,而且地价便宜,但在中国,这些超市都几乎扎堆在中心城区,“这就是我们不合理的地方,也是我们自身条件决定的。”石平表示,“欧美市民几乎每人一辆汽车,到城外购物十分方便,但在中国就很难了。”
影响超市选址的因素非常多,一旦选址错误将会导致超市死亡。家乐福成都公共事务经理黄蕾告诉记者:“人口数、竞争店数、客流量、道路状况、场地条件、租金等等都是我们选址必须考虑的因素。”就超市如何选址的问题,黄蕾表示,选址是根据地区商业环境的成熟度决定的,由于二环内的商业环境较三环周边更好,居民购买力更强,因此家乐福在成都选址也都在二环路以内。当问及家乐福是否有意于在三环路附近开新店,黄蕾说:“这都要看当地的市场发展程度是否与我们超市的规模相符。”
仅就新设置零售类的商场、超市来说,企业应该怎么做呢?石平建议,购物中心应设在市级商业中心或外围组团商业中心,由百货店或大型综合超市作为核心店,辅之以各类专业店、专卖店等及餐饮、娱乐、展览、展销等设施,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设置不低于营业面积40%的停车场,服务半径按照
大型综合超市应设在城市片区商业中心、外围组团商业中心及居住区商业中心,依托交通要道、大型居民区设置,营业面积在
仓储式商场应在二环路以外依托交通干道设置,营业面积
大型专业店应设在城乡结合部、大型居住区、交通要道地区,可结合业态不相同的大型超市配套布局,营业面积不应低于
中小超市宜在各片区商业中心、居住区商业中心、街坊商业内设置,营业时间在每天12小时以上,营业面积
便民店、专业店、专卖店、连锁店等应按照每10000户居民
大型百货店应在市级、外围组团商业中心及片区商业中心设置(营业面积在
室内农贸市场应按照每个居住小区(1万至1.5万人)设置,用地面积